Sp. Pl. 2: 830.1753.
一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高0.5-1 (-1.5)m,上部分枝,茎、枝光滑,粗硬。叶无柄;叶片革质,两面有光泽,无毛,无腺点,茎下部叶片卵形或长卵形,中部叶片披针形、条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,长7-15cm,宽2.5-6cm,基部半抱茎,边缘具锯齿或重锯齿,稀具疏短锯齿或无锯齿,齿端有针刺,极少羽状分裂,茎上部叶叶片小,披针形,边缘有锯齿,齿端针刺较长。头状花序直径2.5-4cm,多数,在茎、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状的聚伞花序,基部的苞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2-2.5cm,先端具长针刺,伴有篦齿状小针刺,边缘有或无短针刺;总苞近球形,直径2-2.5cm,总苞片4层,无毛无腺点,外层总苞片提琴状,长1.8-1.9cm,中部或中部偏下收窄,收窄处以上绿色,以下黄白色,边缘无针刺或有篦齿状针刺,先端渐尖,中内层总苞片厚膜质,倒披针形,长2-2.2cm,先端渐尖;管状花多数,长2.6-2.8cm,花冠红色或桔红色,檐部5深裂几至基部。瘦果倒卵形,长5-5.5mm,宽约5mm,有4棱;无冠毛或冠毛为鳞片状。花期:5-10月。果期:5-10月。
产地:深圳各公园时有栽培。
分布:原产中亚地区。我国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西藏、四川、贵州、广西和广东等地有栽培。日本、朝鲜半岛、俄罗斯及北美洲各国亦广为栽培。
用途:花入药,有通经、活血、祛痰和止痛之效。主治妇科病。